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改出乡村发展新活力

来源:陕西日报2020-02-13 13:31:10

3年前,马季沟村人敢为人先,一场“三变”改革让这块沉睡的土地沸腾起来,偏僻的小山村变成了全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

马季沟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黄蒿界镇,距离县城37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308户1251人,有耕地1.05万亩、林地3.92万亩。多年来,马季沟村一直以传统家庭种养业为主。

村民变股民

说起马季沟的变化,村民张培彦首先打开了话匣子:“最根本的还是思想上发生了转变,以前大家只顾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谁管别人种啥呢。土地流转后,我们思想放远了,谋的都是集体利益、长远利益。”

土地成片流转整合后,引来了农业种植公司、种植大户的入驻。这给村民们不仅带来了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和各种新品种,也带来了新的发展观念,让村民深刻意识到曾经单家独户的路子已经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风险,才能在土地上刨出更多的“金子”。

“三变”改革激发了村民蕴藏在深处的内生动力,尝到甜头后的村民主动把自己的荒地、荒坡进行流转,将曾经零散的条块地整合成可利用的资源。如今,马季沟村从最初流转的243亩土地“裂变式”增加到1.5万亩,集体的“蛋糕”越做越大。现在,要想在马季沟村落户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经过全体村民同意签字才能落户,但只要落户就能分到集体的红利“蛋糕”。

闲置资源被激活

马季沟村二道河畔原先淤泥堆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经过集体回收开发,如今被外出打工的村民张银春回乡搞起乡村旅游和休闲餐饮业。若在夏季,你会看到亭台楼阁、泉水叮咚、小桥流水、游鱼戏水、袅袅炊烟,一派田园风光。

被盘活利用的不只是曾经的臭水沟,还有农民手里闲置、零散、撂荒的土地。“三变”改革打破了田坎地界,零散的条状地变成了整片地,土地纠纷减少了,村民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发展产业上。最关键的是随着土地资源的盘活整合,各合作社的成立,量化给农民的股权交由村民小组股份经济合作分社自主管理,分社将收回的土地等资源再反包给大公司和农户生产经营,采取“五统一”模式,把原先零碎的土地发展成适度的规模经营。

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唤醒了这块沉睡的土地,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后,便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作业。河北大昌蔬菜有限公司、种植大户等一些新型农业主体不断涌入,种植马铃薯、葡萄等经济作物。

钱袋子鼓起来

“村集体鼓起了钱袋子,给我们群众也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马季沟村党支部书记张银飞信心满满地说。

2019年,马季沟村人均分红1500元,马季沟村民小组是马季沟村分红最多的一个村民小组。这个村民小组有4000亩土地,集体收入140万元,人均可分红7700元,其中80%来源于土地承包费。张东是马季沟村民小组的贫困户,家里有3口人,基本都没有劳动力,2019年拿到分红2.3万元,有了村集体这棵大树,只要手里有土地,就能从根本上脱贫。如今,马季沟村的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随着“三变”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带来的红利在不断释放,如今回乡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农村又有了新活力,成了可以“施展拳脚”“大有作为”的地方。

(田若楠)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