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北京:全民终身学习进行时

来源:民生周刊2019-11-26 12:36:52

活到老,学到老。66岁的中国杂技团总工程师王建民依然活跃在中国杂技道具设计一线,还在不断地学习新技术,研发新道具。

11月14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上,王建民作为第十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代表获得表彰。

跟王建民一起获得这份荣誉的,既有风华正茂的青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创新。

15年来,北京一直积极进行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引导全民走上终身学习之路。

成年人更需要现代化

“现在时代变化很快,只靠以前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应付一辈子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学习。”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经常“劝学”。

北京开放大学在册学生数量接近8万,但这些学生和一般在校学生不一样,他们都是在职的,是在工作之余接受教育。

大部分人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寻求自身发展,更好地工作。褚宏启知道,也有一些人只是为了学位而来,或者为了拿某种证书。但是,学校会尽可能地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认真学习。

还有一些人接受继续教育,并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

比如,有的人退休之后开始进入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等。他们年轻的时候因为工作忙,没有条件,学不了,现在有时间了,就想学。

“继续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过去可能只是为了谋生、工作,有很强的功利性。现在,变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是为了让生活更丰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褚宏启说。

近日,北京老年开放大学成立,这正是为了满足北京市日益增长的老年学习需求。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364.8万人,占北京市常住总人口的16.9%。

“这里既有养老的压力,也有教育的压力。我们要教养结合或者养教结合,对老年人进行教育,让他们学会养生、学会健康生活,这对他们的健康也有帮助。”褚宏启说。

据了解,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将开展老年教育培训、涉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和老年教育师资培养,开展老年教育研究、老年教育咨询,推动全市老年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褚宏启看来,成年人比孩子更需要学习,也更需要现代化。“成年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很难改变,而且成年人价值观会影响孩子。”

发展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离不开终身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形式,都将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支持。

“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全面促进人的现代化,这是继续教育的总目标。”褚宏启说,要实现这个总目标,要从多方面努力。

“现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现有课程资源还不能满足,所以我们必须大大地扩充课程资源。”褚宏启提出,他希望政府、企业、行业、社会一起努力,建设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也要进行变革。

“如果不能把人都集中到一块线下学习,可以线上线下结合,以线上为主。利用网络平台,包括手机客户端等,时时处处都可以学。”

褚宏启说,过去主要满足大众化的需求,现在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同时满足大众化与个性化的需求,不只是上大课。

继续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更高。褚宏启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成年人对老师比较挑剔,因为他们有生活经验,老师讲的是不是切合实际,他们一眼就看穿了。而且,他们的态度是讲得好我就听,讲得不好我就走人,这跟普通高校不一样。”

在他看来,要把终身教育做好,把终身学习体系建好,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关键。

他希望,教师能一专多能,能做课程设计,也能做统筹和管理,并且善用信息技术,还要能和学生尤其是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更好地沟通。

打造终身学习平台

“终身学习不能空喊口号,要吸引全民参与,必须有优质的内容。”北京诗人阿紫说,她一直致力于写作、朗诵及全民阅读推广,从田间地头到城市广场,她开展了几百场“万人读中国”诗歌朗诵会。

褚宏启提出,终身学习的服务平台建设要加大力度,课程资源等都可以在平台展现,市民可以在平台上学习。如京学网、北京联合大学市民学习网等网络平台建设,一定会助力终身学习的发展。

近日,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挂牌成立,它将积极开展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资源共享、课程融通的共同体。这意味着,北京市加快学习成果认定、学分积累与转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步入新阶段。

另据了解,北京市教委已认定3批北京市职工继续教育基地48个、北京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99个、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62个,这些基地将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支持。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