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诗意三门峡

来源:河南思客2019-07-09 09:50:26

三门峡西望西安,东接洛阳,处两大古都中间,自古有“襟带两京”之誉。近年来因生态环境好,每年冬天吸引数万只白天鹅从西伯利亚飞越至此栖息越冬,因此又被誉为“天鹅城”。这让它在我心中,一早便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诗意,让我对跟随《河南思客》采风团一起前去采风充分了期待。

从三门峡南站下车,换乘汽车前往渑池县柳庄。一路向东,山丘连绵,山势皆不高,望之浑然,山脊上三三两两矗立着巨大的白色风车。让我想起堂吉诃德,和儿时常唱的儿歌《大风车》。三门峡果然是浪漫的。

柳庄是一个漂亮的村落。新修的道路平整、屋舍俨然,河道、道路两边都种有整齐的林木,路灯等设施齐全。畛河里建有层层水坝,种的荷花正值花期,密密匝匝,迎风摆动都是荷花。

住在这里的村民无疑是幸福的。但我看过几年前村子的旧照片,河滩乱石砾块遍布,瓦舍低矮破败,是个标准的贫困村的模样。听村里一大娘介绍,这巨大的转变要感谢他们现在的村支书武安伟,是他在外面创业成功后回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说到村貌变化时,她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从乱石滩变成了荷花田”。乱石滩、荷花田这两个词很有艺术性,我在别地的农民那里还不曾听到过。

夜宿柳庄鸽子楼,闻虫鸣、蛙唱,第二天破晓被嘹亮的鸡叫唤醒。推窗透气,发现两只大公鸡正在楼下闲庭信步。再望远处,山青如碧,晨烟袅袅,很有借宿乡野的闲趣。

次日,从柳庄返三门峡市区,途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崤函古道。这个古道是指位于陕州区车壕村东的一段石壕古道。其实还有一个广义的崤函古道,指先秦以来至民国时期,东起洛阳、西至潼关一条蜿蜒数百里的交通要道。时光变迁,漫漫遗迹已无可考,唯有车壕村这一段保存了下来。

古道被保护不可进入,幸好从护栏外亦可看清样貌。道是石质,经年风雨侵蚀,表层已风化严重,上有石砾。左右蒿草丛生,深可及腰。最让人惊讶的是古道上的车辙痕,宽约两掌,深竟可达尺余。真深,深得令人吃惊。难以想象,当初这条路上是何等的商旅往客络绎不绝,比肩接踵。

石壕村距此处不远,亦是崤函古道的必经之处。当年大诗人杜甫战乱中从洛阳西行,夜投石壕村,恰遇乡吏抓丁拉夫,悲愤之中作下《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如今读来依然让人嗟叹,战乱之下百姓民不聊生,苦难几多。

崤函古地因扼守两京要道,古代战事频仍,尤以函谷关首当其冲。函谷关位于今灵宝市北15公里,“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地势险要,历史记载“车不方轨,马不并鞍”,自然成为军事要冲。战国时期,秦即以此关进攻退守,攘制六国。历史上函谷关大大小小发生过200多次战役。“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其中的苍凉与悲壮,令人扼腕。

此处亦是《道德经》著经地。当年老子骑青牛至函谷关,被关令尹喜迎至太初宫,住了5个多月,留下一部竹简后又骑牛西去不知所踪。这部竹简就是《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体现的哲学思想,对中华后世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

可惜因年代久远,当初的遗迹均已湮灭。但现在的太初宫和函谷关楼也很有看头。现存太初宫主殿建于唐以前,殿宇宽阔,殿顶飞梁纵横,椽檩参差,工艺颇复杂。现存关楼则年轻得多,是20世纪才建的。但建得端庄浑厚,双门双楼悬山顶式,上面三层为纯木结构,质朴大方,很有古意。

从关楼西看,两面山壁夹着一道峡谷延绵向前,依稀可见当年险关要道的模样。可叹年轮流转,历史消失在历史里,几乎什么也没剩下。让人不免沉郁。

但在到了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后,我的精神又振奋非常。大坝及周山的雄伟巍峨、黄河水的波澜壮阔暂且不表,最兴奋的是:我看到中流砥柱了。中流砥柱精神——这种不屈不挠、顽强不屈的精神,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性格的特征。我虽不才,但亦一直以追寻、践行这种精神为荣。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追溯到了它的本源。

河水汤汤,中流砥柱石屹立于湍水激流,千百年不倒、不没,何其壮矣!以此中流砥柱精神于世间冲锋陷阵,愁何不破?

整个行程以高铁站看天鹅摄影展启,以黄河公园看天鹅终。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夏季少见白天鹅的芳踪,虽然仅望得三四,但不妨碍我在心里已经看到了一幅白鸟翻飞、顾盼生姿的盛景。

芦荡烟雨湖紧依黄河。一场雨后,湖水丰盈,湖里芦苇临风摇曳,长势茂盛。荷花开得正好,荷叶绿得发亮。粉红色的荷花在重叠的荷叶之间或举或藏,或开或闭,或躺或卧,姿容俏丽,浑然天成。有游人撑着伞,倚着木栈道的栏杆拍照。

“碧荷映玉泉,妩媚顾自鲜。婷婷戏绿水,轻展碧玉伞。秀色压群艳,清香谁更怜。”

这本应该是诗里的场景。

三门峡就是这样。虽未刻意为诗,但已成诗,叫人舍不得离去。

(作者:李莹莹,现供职于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

(责任编辑:宋盈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