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农村教师的成长永远在路上

来源:民生网2019-03-11 15:44:47

一所学校的成长,起点在校长,终点在教师。教师队伍成长的速度决定了学校的发展速度,教师队伍发展的高度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教师队伍师德修养、学识修养的厚度决定了学校文化积淀的厚度。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层次学校教育蓬勃发展,尤其是农村初中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在教育快速发展、全民关注度提升的同时,新形势新问题的出现,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中也暴露一些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寻找学校教育快速发展新的增长点提速点,就要关注教师团队的持续成长,让教师的成长永远在路上,

关于农村初级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结合汝阳县外国语实验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的一些有效方法措施,谈以下五点思考: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党中央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时事学习,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

要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良的优秀教师队伍,第一步要解决思想问题,有句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就比困难多。思想决定了方向,而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就必须要求全体教师全方位深入学习党中央的教育方针政策,让全体教师认真领会掌握党中央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敏锐性,开阔眼界,培养教师的大格局,激发教师的成长自觉,使每个教师树立职业自信、职业尊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只有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思想,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只有认真学习党中央的教育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做到依法从教,才能更多的体验到职业幸福。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发展的规律,才能做一个教育的明白人,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内驱力,使学校教师队伍成长与党中央的要求高度一致。只有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培养教师队伍的正气、大气,即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每一个学生的背后是一个家庭。正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是基本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增强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心和职业担当;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培养完美的师者、纯粹的师者。

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有: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成就教师职业的善良;开展名师成长的专题讲座,树立教师队伍心目中的学习楷模;撷取身边的师德标兵,让榜样更接地气,让每一名教师都有争做优秀的渴望;举行专题征文,让师德内化为一种美德。

第二、树立教师成长从阅读开始的意识,从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入手,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成长激励机制。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不读书,那只是一个人的习惯问题,但是作为教师不读书,就是职业道德的问题。不学习、不上进、不思考的教师是很难教出积极勤奋会思考的学生。有句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成为长流水。都说明了提高教师学识修养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问题。

阅读内容,可以读点哲学经典书籍,培养老师的逻辑思辨能力。哲学最根本的特征是追根性,强调对人生深层次意义的挖掘,有着可以穿透我们日常繁杂事务的无限深度,启发每个人去思考生命的五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做什么?我该怎样做?我做得怎么样?从而拓宽视野,锻炼心志,培养和锻炼人的理性思维。读哲学书籍可以使老师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依然能够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永葆一颗教育人纯粹的初心。使教师拥有“既能够仰望星空,又能够踏实做事”的能力,使教师拥有“出世之心看世界,入世之心做事业”的心态,使教师拥有“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人生智慧,使教师修炼一种“跳出教育看教育”的境界。

阅读内容,可以读教育专业理论书籍,丰富专业理论修养,让老师教有所依,思有所向,写有所据。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底气,教学研究有厚度、有深度,让自己的教学修养有内涵。

阅读内容,可以读文学书籍,提高自我修养,丰富人格内涵,内外兼修。叶澜教授在回答什么是教育时,曾说过: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如果教师没有广泛深厚的积累,哪里会有课堂上的纵横驰骋?如果教师没有对知识热切的渴望,哪里会有“让学生站在肩上”的智慧? “手不释卷”应该成为教师最好的模样,只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这才是教育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为了使阅读能够真正成为激发教师队伍自我成长觉醒的杠杆,还要注意整体阅读氛围的营造、阅读习惯的培养,这就需要学校提供平台,创造机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灵活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群读,在限定的时间段内,全体教师共读一本书,然后固定时间以试卷检测或写读后感或论坛的形式,进行检查验收,共享交流,切磋成长。也可以在限定的时间段内,只限定阅读类别的情况下自由选择读不同的书籍,然后学校组织召开读书交流。具体的组织可成立“读书社”,保证教师阅读的经常性、有效性,这样,也可以吸引一部分阅读爱好者,积极加入教师阅读的管理工作中,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第三、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全力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力。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研究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在追求。在当前教育新形势下,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必须加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管理,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研究,让教师能够“站稳讲台”,又能够“进行科学研究”;让老师既能“仰视教育”,又能够“俯首研究”。

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

开展以课题引导专题性研究,能够将教师学习、思考、实践、行为、总结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上升为课题进行研究,让教学研究来源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得到培养。

书写教学案例和教学随笔,记录教育教学故事。只要是来源于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和教学随笔,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是唯一的,这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最珍贵的一手资料。而且,教师在书写的过程中,对整个事件进行梳理,如果再加上理论补充,将会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这样一个“实践+反思”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定时召开教学研讨会,给教师间的互动共享搭建平台。研讨会可以根据学校情况,选定不同的主题。让教师们在交流中获得职业成就感、幸福感。

通过鼓励激发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诊断问题,剖析现象,提出解决策略,培养教师一种理性审视自身工作的习惯,获得一种敢于怀疑自己、反思自己的勇气,塑造一种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工匠精神”,提升一种“教师虽然平凡,但不能平庸”的求异创新能力,最终在教师队伍中形成“读——思——研”三位一体螺旋式上升的教师成长体系。

第四、实行“青蓝工程”,成立“师徒”成长对子,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

“国之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意见》中的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党中央对人民教师的高度重视,都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殷切关怀,这也预示着教育春天的到来。随着党中央针对国家教育的再发展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极为重视,教师队伍的每年都会在一定程度进行新生力量的补给。这也给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如何能够让新入伍教师快速成长?而新入伍教师的发展层次也决定了一个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层次,新教师的发展就成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教育发展,我有责任;学校发展,我有责任;个人成长,我更有责任。

除了学校进行的常规教研活动外,如集体备课、公开课、推门听课等,让新进教师快速进入自我学习状态,另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青蓝工程”,成立“师徒”成长对子的帮扶措施,让学校有经验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和新入伍教师结成帮扶对子,学校在每学年初,根据教师现状,采取指定结对子和自由相结合的方法,给每一名新进教师找师傅,并举行隆重的“结对”仪式,签订帮扶承诺书,让这部分教师有强烈的仪式感的同时,又加强了 “师傅”教师的责任意识。

第五、建章立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划管理。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一个优秀的学校绝对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四个自信”中,就包括制度自信。只有自信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自信的学生。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就要完善学校的制度建设,用尽可能完备的制度去引领教师队伍的发展和成长,使教师队伍的建设步入规范化管理。

本文所论述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教师队伍的成长从阅读开始、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实行“青蓝工程”等,都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建设做后盾,也只有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我们采取的方法措施才会有效,才能形成教师队伍建设持续的成长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队伍成长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一种学校文化的积淀。

做教育是一个慢活,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化也需要一个过程。作家梁晓声在谈到“文化”的内涵时曾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让教师真正成为有文化的教师,建设一支真正有文化的教师队伍,我们任重道远,我们的探索永远在路上。

(张剑霞 汝阳县外国语实验中学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