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财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麻辣财经:宽松还是减税,宏观政策如何更协调?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8-09-17 16:12:06 宏观 政策 还是 财经

112915_500x500

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宏观政策怎样才能更加协调?在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这个话题吸引了与会代表和媒体的关注,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从研讨会传递的信息看,尽管专家们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货币政策不能搞“大水漫灌”,财政政策进一步减税仍有空间。

宏观政策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政策设计要有中医思维

对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说,今年都是多重目标:既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又要去杠杆、防控金融风险;积极的财政政策既要扩大赤字,又要严控地方隐性债务。多重目标对政策的要求和约束更多,也使得政策的制定更加复杂。

“宏观政策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应该是个复杂的方程组,要有整体的政策思维,不能就单方面的某个政策去考虑。这要借鉴一下中国的中医思维,开处方时不是开单方,而是开的复方,开的不是一味药,而是多种药的组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

首先要弄清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的目标是什么?如果这个目标不清楚,那么各自忙着开处方可能就是无的放矢,无的放矢的政策可能病没治好,甚至会带来新的病。

“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那是不是说宏观政策共同的目标,都要围绕稳增长做文章呢?稳增长能不能真正有效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刘尚希说,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央提出“六稳”,当头那一个“稳”是稳就业。在就业的充分性上,货币政策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就业的稳定性、平等性方面,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短期的经济景气确实有些压力,但是我不担心,我关注的还是中长期的问题。在我们考虑刺激经济的时候,宏观政策要与结构改革政策协调更加紧密。”春华资本集团主席胡祖六认为,减税就是宽松政策的一部分。从国际来比较来看,我国企业的税负还是比较重的,要为未来经济持续成长打基础的话,决策者应当重点优先考虑减税。

“我们现在经济增长是6.7左右,数据上看并没有严重低于潜在增长速度。所以从潜在增长来说,货币政策并没有宽松的必要,所以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健这个方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认为。

从财政角度看,全球是一个减税的趋势。美国减税之前,全世界十二大经济体中,中国的所得税排名第六,实际征税率排名第八。美国减税之后,法国、英国也将跟随减税并在三年内实行,我们的税率在全球就会偏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也有减税的空间。

以改革的方式来去杠杆,从根本上消除风险根源

 “中国正在去杠杆,而且不得不去。因为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很高,比较危险。采取了差不多两年的措施之后,杠杆率从快速提高到趋于稳定,没有再继续向上,但还是必须进一步降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表示。

楼继伟强调,银行自身加杠杆带来的巨大风险最为危险,须首先去除。第二是地方政府债务过度杠杆化,过度的借债搞建设,我们一直采取措施逐步降低政府债务杠杆,主要是地方政府的债务杠杆。今年中国政府大规模增加地方政府融资额度,实际是开“正门”、堵“后门”。这个过程可能引起各方面误解,认为是重启财政过度投资基础设施的政策,实际上,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替换不规范的杠杆率,也适当降低了政府债务规模。

“高杠杆是风险,去杠杆是化解风险,我们应该以改革的方式来去杠杆。以是否推动市场化改革,是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否从根本上消除了高杠杆的风险根源,来衡量去杠杆的效果。”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

在过去10年,中国的整个宏观杠杆率出现了过快上升。从全球比较,也是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下定决心去杠杆,把防范金融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在有力的政策措施下,形势发生了逆转。广义货币供应链降到历史新低,过去年均M2增速是15%,今年8月份下降到8.2%。未来,我们应该加强尽管监管改革促进金融回归本原,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实体经济的大船,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

“扩大金融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必然的要求。40年之前中国刚刚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的经济体就像一个小池塘,抗风浪能力弱。现在的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认为。

范文仲说,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银行业的资产规模26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40万亿美金,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按保费的收入标准来看,现在的中国保险业是世界第二大的。全球30个重要的系统性银行金融机构中,中国占了4家。中国金融机构具备国际竞争力,很多指标位居国际前列,这个时候扩大对外开放是适宜的。有更专业的参与者进入这样的市场,才能使金融市场更加透明,金融活动更加高效。

从全球经济环境来看,人类进入一个新科技推动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一个正面力量来推动全球贸易和金融发展。通过对外开放,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格局,也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平稳增长。 

“要把池塘变成大江大海,中国的实体经济才能浮起来,但我们要引的是清水活水,不能让脏水进来造成经济不稳定。” 范文仲表示,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需要专业水平高的参与者进入市场,要细化准入业务标准,完善市场规则,这个规则是更加公平、内外一致的。中国的金融机构在这样的体系中开展业务,也需要遵守规则。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改进监管环境,中国监管的规则会变得更加透明、更加友好,包括正在修改外资银行的管理条例,还有外资保险公司的管理条例等,为外资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市场空间。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李丽辉)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