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智能互联时代,国家治理路在何方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8-08-22 17:33:26 何方 互联时代 智能 国家

近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在玉溪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近300名学者和智库专家汇聚一堂,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快来和小智一起听听各位大咖们是怎么说的吧。

blob.png

论坛现场(论坛组委会供图)

 江小涓:公共服务供给或可引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认为,高度联通是现在时代最重要、最本质的一个特征。现在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网络和技术推动社会高度联通,但与此同时,我们传统的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外部性、公共性、网络性又产生了新的特点,为公共政策带来很多的挑战。

blob.png

江小涓(论坛组委会供图)

对联通时代会带来的新变化,江小涓提出了三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一是高度联通时代公共服务背景变化和效率提升,二是政府和市场边界的变化,三是中国的学术界有可能应该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公共服务是典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2012年服务业成为中国的第一大产业,2015年开始服务业比重超过50%,这两年迅速在上升。传统服务业低效益的产业不能使用高效率的机器设备,而公共服务又是传统服务业的典型形态,教育、养老这些都不能单纯用机器设备替代人力。多少年来,在制造业的效率几十倍提升的同时,传统的服务业,包括公共服务业的效率是很难提升的。所以单位公共服务的成本在上升,即使成本不变,也需要很大的投入,成为政府要负担的一个压力。

江小涓说,数字时代实现了经济社会高度联通之后,导致服务业信息的变化,服务或者产品信息可以非常便捷且低成本地送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可以便捷地搜索到需要的数据,高度联通导致服务业信息的变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表现得极为显著,一个平台可以销售多个产品,许多公共服务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曾经必须由政府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务可能具备了商业化提供的条件。例如,有关大型运动场馆免费开放的问题,因为大型运动场运动面积大概只占15%或者20%,有很多辅助的设施,原来开放后资源浪费较多,只能靠政府补贴。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很多商业公司在提供群众的运动场地,提供的场馆活动收费比政府定价要低,而且不要补贴,这主要是依托较多的参与人数和依靠广泛的应用网络,高效地组织安排大中小场馆的时间分配和活动分配,这是联通时代发生重大变化。

最后江小涓谈到,政府的财力人力都非常有限,公共需求量大,所以在高度联通的社会中,有些服务业是可以商业化,高效、低成本去提供的,庙堂和江湖的边界,在互联网的空间里,不是那么固化的,一定要因时因地去做。

薛澜:在创新源头注入人文关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公共治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对此,公共治理的基本思路应该要夯实基础、引导应用、同步设计、社会预见、适应治理、全民参与。

薛澜教授说,中国人工智能论文的总量,现在是全球第一。我们论文的数量、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中国高水平的论文,只有2.55%是学术界和企业联合发表,而在国外有百分之七、八,这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中国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还远远不够。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的也落后于前沿国家,中国此类人才大部分都在高校科研机构,总体来看,企业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是比较薄弱。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规模最大的国家。从2013到2018年,我们投融资占到全球60%,在国内总体来讲,还是北京、上海、广东为主,地域分布高度不平衡。

blob.png

薛澜(论坛组委会供图)

薛澜教授说,中国的公共政策首先要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因为它确实能解决很多社会面临的问题,能给社会带来实际收益。但怎么样促进健康发展?实际上人工智能有大量基础性的问题去解决,要在基础研究这方面保持多元性,可持续性,不要什么热门就支持什么,什么冷门就不去支持。

另外一点是关于如何引导应用领域的合理发展,因为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是市场力量推动的,容易从高端需求逐渐扩散。但实际上我们有很多量大面广的应用领域,在网络环境下,如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得当,完全有可能改变传统的技术扩散模式。这方面的挖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有时候企业本身不一定意识到这方面的机会,政府要主动去引导、扶持,社会组织也可以跟企业合作。

最后是如何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就是政府和市场分工的问题,包括我们提到的技术的平台和制度的平台。除此之外,需要深化科研体制,促进分工合作机制。目前,我国各类机构间的合作机制始终运行不畅,包括人员之间的频繁流动。比如,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休学术假,就可以到谷歌去做首席专家,去接触应用前沿的实践。学术界和产业界合作交融的状态如何形成,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吴红波:全球治理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吴红波认为,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位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发展。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全新的认识和共识,同时也对我国公共治理的现代化有重要启示。

blob.png

吴红波(论坛组委会供图)

第一,要实现发展理念的革命性变化。现在中央要求改变唯GDP论英雄的发展理念,提倡绿色发展,也就是提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政府和企业、非政府组织都应当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政府机构和全体国民对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再认识,尽快实现从传统发展理念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 。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国际和国内政策,涉及国家的规划和地方的计划,涉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管理的任务之一,就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努力加强各部门的政策协调。

第三,要创新体制机制。可持续发展具有跨部门和跨领域的性质,所以希望各个部门能够共同努力加以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拿出有地方特色的解决方案。

(人民日报智观天下工作室出品,许奕、刘烨整理)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