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袭古创今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电视 > 袭古创今

饶炎明:笔酣不出法度 虔诚独具风格

来源:民生网2018-08-17 11:04:57 法度 风格

 

 

饶炎明从小受家学渊源熏陶,父亲能写一手好字受四邻仰慕,亲戚“姨爹”丹青艺事勤于笔耕一生,深入血脉中的书画艺术成为饶炎明朝夕冥思的追求,他的书法从初唐法度严谨的楷书入手,绘画最初跟随亲戚“姨爹”学习,在亲戚手把手的帮助下,很快就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随着对传统绘画如饥似渴钻研,可能是藏龙卧虎的江西独有的文脉传承,也可能是天性使然,青少年时期的饶炎明就对从江西走出而享誉画坛的大师吴昌硕、潘天寿的作品欲罢不能,有时,临习他们的作品达到入迷之境,一草一叶,每有会心之处便拊掌跳跃几近痴狂,显然,终日对临,其意其法不能心领神会,若没有名师点拨犹如闭门造车,为此饶炎明转益多师,广结师友,先后得到施美生、周沧米、郑熹、林纯清、陈建成等老师的指点,勤学苦练加独到才情,梅兰竹菊,飞鸟鱼虫无不在其笔下如探囊取物,信手拈来。

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扎实的传统文化作为根基,一切艺术创作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饶炎明广泛涉猎传统花鸟绘画领域,并深入锤炼传统笔墨,又极其重视传统书法的练习,他始终把书法的线条融入到绘画的一笔一墨之中,花鸟画先后出入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等近现代名家,又上追八大、陈淳、徐渭,出于对传统文化、传统花鸟画的敬畏和探索的欲望,他上下求索,一方面他思考宋元花鸟笔意,兼注盛唐花鸟精工,另一方面他极其倾心历代名家名作中其他画种的审美趋向,在此基础之上,不懈追求,他尝试涉猎当代绘画语言的新元素、新突破,通过广采博取和融会贯通,不仅使饶炎明得心应手地驾驭骨法用笔、水墨写意、白描淡彩等多种传统技法,而且,他笔下不管是梅兰竹菊、还是飞鸟虫鱼既得形神兼备又能灵动自然,不火气、不躁气,赏心悦目而又气韵生动。饶炎明绘画中以书法为轴心,以自己不分昼夜的创作经历和独特的花鸟画技法传承进行中国花鸟画的探索,以坚实的传统绘画功底与凸显的个人花鸟画的创作面貌相结合,对当今饱受诟病的以流行绘画语言为主导的审美取向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他在当代中青年花画艺术家中,自然成为鲜明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虔诚的孜孜以求,饶炎明从幼时学画开始,每日不缀,长期坚持自学,广涉传统文化,精工细研,终日浸淫在传统笔墨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以传统绘画为根基,兼攻诸家,尤其在花鸟的笔法技巧上苦心孤诣,融会贯通,颓笔成冢,终有所悟,笔酣不出法度,花鸟画逐渐形成自然淡雅、气韵灵动的艺术风格。在今天,当把饶炎明的作品与传统花鸟画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审视时,在文化形态品级中来感受中国传统花鸟画的魅力时,也对饶炎明的创作有所感示。传承中追求创新,创新中不离传统,这是中国花鸟画延绵不绝发展形成的必然审美结果,也是当今审美经验不断丰富的内在需求,把饶炎明的花鸟画与传统花鸟画做对比不是单一的评判,而是立体、全方位的感受一种新的绘画面貌的形成依据,具有更充分视觉感官特征,那么,当下作为新一代的花鸟画实力派代表饶炎明依然苦苦探求的小写意花鸟笔断意连或含而不露的巧妙造型并面貌凸显的同时,新时代笔墨的新诉求和新时代的新语言、新图式是否也构成饶炎明绘画道路上的心路历程呢?这应该是大众对饶炎明将来创作的观察,也应该是年轻花鸟画家饶炎明的一种思考。(文/蔡佳霖)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