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老师们(上)
来源:民生网
2022-12-06 20:23:15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创设多种条件,搭建多种平台,从爱、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建设性评价、有效沟通、教育科研等六大能力着手,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力。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班主任等12个学科专家工作室,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

我们仅仅从中选择了10位优秀教师,分享他们的精彩教育人生,希望他们的思考和实践探索经验,能够促进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本篇推出海淀区民族小学党春玲和李艳红教师。

党春玲:人生因学习和坚持而精彩

党春玲曾在大学任教,也做过中学教师。六年前,因爱人工作调动,她随之来到北京,成为海淀区民族小学的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兼班主任。六年来,党春玲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她真切地感受到走近每一位学生内心的那份喜悦,享受着和孩子在一起的简单而快乐的时光。

海淀区民族小学教师党春玲和孩子们

学习和坚持,是党春玲从教生涯的关键词。“看似普通的两件事,如果能用心做好,就会有与众不同的效果。”党春玲说,“我非常敬佩那些能够坚守初心的人,他们将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党春玲表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书本学习,向身边优秀的领导和同事学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要坚持把一件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坚持把教书育人的这件事用心做好,就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当了班主任后,要时常处理一桩桩“冲突案例”,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感人事件,但她感受到了别样幸福和成就感,更加坚定了信念:做一名好老师,怀揣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启迪一个又一个灵魂,去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力量。

有一次,因为误会一个高年级的男生打了她班里的一个男孩。小男孩从地上爬起来,很平静地说:“你打错人了吧!我原谅你的粗鲁,因为我不会和一个连自己情绪也控制不好的人一般见识。”谁能想到,这个男孩以前是暴脾气,和同学发生冲突时,能用拳头解决的事,从来不会用语言处理。但这一次,他一改以往的作风,说完这句话后,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转身离开。

在党春玲看来,比拼成绩只是暂时的胜利,那些真正成功且走得更长远的人,往往是那些从小就能很好控制自己坏情绪的人。小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做事坚持的品质、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阅读习惯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习惯。这些品质和习惯的培养,将会使孩子们受益终身。

六年来,党春玲深刻认识到,唯有做研究型教师,才能走得长远。她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她能够抓住每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不断进步。她利用寒暑假学习专业知识和科研内容,弥补自己在科研方面的短板。时常对不懂的课题内容向科研处老师请教。此外,她常常利用碎片时间,读一些有关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内心世界,帮助那些自卑内向的学生找到自信,缓解他们的焦虑和不良情绪,帮助孩子们由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

近五年来,党春玲发表过十多篇论文,有三篇论文获得市、区一二等奖。她所带的班级连续五年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称号,曾荣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海淀区优秀班集体”等称号。她个人先后荣获海淀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海淀区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

党春玲认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爱教育、爱学生。其次,要正直善良、能够激发学生向上向善力量。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从三个方面努力:要博览群书,通过阅读增强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力,更好地认知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要做一个平和的人,懂得欣赏他人的成功,愿意为同事的成功鼓掌,从他们身上学到教书育人的精髓;要善于和自己较劲,经常提醒自己再进步一点,做得再好一些。

李艳红:最美的风景是改变

2022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成长中的骨干教师”李艳红教育实践研讨会召开。十年磨一剑,李艳红完成了从一名教师到优秀教师的华丽转身,她的教学观基本形成:培育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品格,同时注意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十年磨一剑。李艳红完成了从一名教师到优秀教师的华丽转身,她的教学观基本形成:首先,培育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其次,一定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然后,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品格,同时注意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海淀区民族小学教师李艳红指导孩子们做实验

李艳红的“课前三分享”则是她融合课改理念、学科特点,探索出来的课堂分享学习模式:在课前2分钟的有声朗读视频或现场展示中,挑选出优秀朗读视频,分享到年级各班;通过3分钟“最新科技成果分享”,给学生搭建自主讲解最新科技成果的平台;用1分钟两人合作的旧知分享替代老师的旧知导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

在同学眼中,李艳红是一个认真严谨、随和风趣的老师,这与她的教学风格有关:师生关系融洽,严谨认真,随和风趣,张弛有度。在教学中,她会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独一无二的人才,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给予机会、肯定、鼓励。

在日常工作中,李艳红总是不厌其烦地抓住每节课,训练自己能够敏感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和情绪状态;抓住教育教学契机,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我的所想所做,就是带着满满的爱心与责任心,深入了解学生,静下心来去倾听他们真实的需求和想法,选择合适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和而不同,全面发展。”李艳红说,“无论是多彩的生活,还是忙碌的工作中,最靠谱的是学习,最踏实的是多角度思考,最美的风景是改变。”

作为海淀区“四有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李艳红认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坚守为人师表、全面育人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要为人正直,充满正能量,具有灵活、迅速、变通的思维。

其次,能够静下心来,看到自己的不足,耐心、虚心、用心地去向书本学习,向优秀的同行学习。

此外,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自己的业务。善于敏锐洞察新的课改形势,找准课改方向,自觉锤炼。抓住每天每一节的常态课,不断训练自己当堂观察、研究学生,并及时评价学生的能力,课后及时反思、总结、梳理、完善新的教学设计。

近六年来,李艳红连续三届荣获“海淀区学科骨干”称号,连续多年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大赛辅导教师一等奖,她指导学生的栽培大赛和自然笔记多次荣获国家级、市级奖项;获得海淀区第八届“世纪杯”教师教学基本功综合素质一等奖;她的教学设计荣获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得市、区奖项。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

李艳红非常欣赏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塔拉﹒韦斯特弗博士的这段话。她的座右铭:最美的风景是改变。

(陈达 鹏飞)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