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老戏骨离世,专家提醒:五招远离慢阻肺
来源:民生网
2021-03-26 18:53:11

3月25日,知名“老戏骨”张少华的家人通过微博发布讣告称,张少华于3月23日上午11时10分因病在京去世。讣告中写道,自2010年9月至今的10年间,张少华深受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的困扰,多次住院治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指出,社会目前急需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和治疗的现状。

40岁以上人群中,不到10人中就有1人“中枪”

目前,慢阻肺已成为全球前四的致死病因,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慢阻肺患病率显著增高,4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到13.7%,相比2002年增长了近1倍。也就是说,目前,40岁以上人群中,每不到10人中就有1人患慢阻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朱晓莉主任医师介绍,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阻肺最常见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发展而来,进步发展为肺心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及出现全身各系统并发症的常见慢性疾病。

据悉,慢阻肺患者往往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标志性症状,还有些会出现喘息、胸闷,晚期患者常常还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焦虑等症状。

慢阻肺 “导火索”

慢阻肺的“导火索”潜伏于生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西华主任医师指出,吸烟是慢阻肺的罪魁祸首,约有60%-70%的吸烟人群会与慢阻肺“结缘”。而且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王西华称,男性慢阻肺检出率为女性的3倍,但是长期吸“二手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会增加48%。

与此同时,长期暴露在粉尘、PM2.5的环境中,也是容易感染慢阻肺。特别是长时间在化纤厂、服装厂等地方工作的人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此外,本身有肺部疾病的患者,也要定期检查,及时排查慢阻肺;如肺炎反复感染,也会诱发慢阻肺。

专家指出,慢阻肺早期最典型的征兆就是三个字:咳、痰、喘。一般情况下,有长期吸烟、慢性咳嗽、支气管炎症状及相关家族史的患者,尤其是每年咳嗽持续3个月、持续时间超过2年及以上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做CT排除哮喘、气管炎等。及时发现肺功能快速下降,预防急性加重。

我国慢阻肺患者知晓率不足3%

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达9990万,已占全球总患病人数的三分之一,但是知晓率却不足3%,就诊时大多患者肺功能已减退30-50%。

慢阻肺为什么那么容易被人忽视?原来,由于肺的储备功能比较好,早期症状比较轻,因此慢阻肺早期表现并不明显。患者往往到咳嗽、喘气的时候才去就诊,这时患者已处于中重度,治疗难度也相对大。慢阻肺并不能彻底治愈, 治疗后只能缓解症状,减轻疾病对肺部的进一步破坏,预防急性慢阻肺。

专家指出,慢阻肺高危人群包括吸烟人群(尤其是每天一包,连续吸烟达20年)、40岁以上人群、有慢阻肺家族史、反复咳嗽咳痰,或长期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品、厨房烟尘和燃料等人群。如果爬楼梯、做家务、走路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活动能力下降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

专家建议,无论暂时有无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于高危人群来说,都需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必备条件,也是评估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远离慢阻肺,需要这么做

那么,我们如何远离慢阻肺的影响,享受健康生活?医学专家为我们支招:

第一招:戒烟。戒烟是治疗慢阻肺的“首张处方”。尽可能减少接触危险因子,戒烟是远离、控制慢阻肺的有效手段。

第二招:及时就诊,规律用药。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谨遵医嘱治疗,及时控制病情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第三招:预防感冒。感冒看起来是小事儿,但是对于患者来说,要当心,以免导致慢阻肺病程加重。

第四招:及时注射疫苗,65岁以上或重度慢阻肺患者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可减少发作。

第五招:呼吸锻炼。可以试试做呼吸操、缩唇呼吸以增强呼吸力量。25岁以后,每分钟肺功能都在下降。呼吸操及缩唇呼吸可以延缓这类情况的发生,降低减慢、衰退速度。

医生提醒:要关注日常预防,注意保暖,以免受寒让疾病钻了空子。“老烟枪”要尽量戒烟,多锻炼。另外,经常感冒的高危人群,建议疫苗,防止发生肺部感染。如果家人感冒,房间要多通风,出门记得戴口罩。

(王倩)

 

(责任编辑:贾伟)